•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禱訊(2016/08)

區紹賢傳道

· 牧者分享

過去數星期斷斷續續登載了幾篇關於社區教會特質的文章,不知道啟發了大家有什麼想法?際此要制定教會明年,甚至未來長遠計劃的時刻,各位又有何體會呢?倘若我們真的想讓鴨浸成為一所社區教會,便要思考如何引導弟兄姊妹融入本區,更多接觸群眾的策略。事實上,成立好鄰舍天地的主要目標,本來就是讓信徒有渠道去認識及服侍街坊。可惜過去十年的工作,似乎反應不佳,惹來不少質疑。然而在批評之外,大家是否有檢討自己的參與程度呢?當然礙於各種原因,包括工作、家庭生活、休息等需要,每個人都有其限制,未必能夠積極投入。

要吸引人來到教會,可説容易也可說困難,端在乎想達到怎樣的效果。舉辦各類型的福音預工節目,例如手工藝、運動、音樂、烹飪等興趣班,或健康講座,不錯會吸引很多外人入來,但當中如何滲入福音元素,引領認識信仰,以及成功邀請他們繼續參加教會聚會,卻異常艱巨。但如果嫌麻煩,或考慮果效不彰,放棄了這些途徑,那麼便連最基本的機會也沒有了。另一方面,假如主持的信徒未能藉此途徑與參加者建立友誼關係,也無法作出任何跟進工夫。因此,請大家在替鴨浸透過好鄰舍的福音工作代禱之餘,也要切實為個人在當中的位分祈求上帝啟示及感動。因為缺乏眾人的參與,無數可能性都不會成真。

同樣道理,期望教會在人數和資源上有增長是容易講,卻不簡單的事。坊間有不少分析及教導教會增長理論的書籍與課程,各位隨時可以參照。不過,當我們羨慕別人的同時,有沒有考慮以下問題:其他堂會成功的模式能否在鴨浸複製?它們成功吸引人的策略,我們是否願意推行(包括是否合乎《聖經》教導的原則)?或者説我們是否有條件執行?假如答案是負面的,就請大家不要單單臨淵羨魚,反而應退而結網了。

事實上,無數例子證明,最有效的佈道方法始終是友誼關係的建立,以及讓對方從你身上看見那種與別不同的生命模式。唯有眾位肢體都致力在個人生活圈子,以及社區內踐行這種模式,鴨浸才能成為鄰舍的燈臺,而教會整體也得以在智慧及身量上有所增長。盼望大家能夠為此懇切祈禱。

 

上一篇
禱訊(2016/7)
下一篇
禱訊(2016/09)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