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以來,有不少弟兄姊妹都問及我的近況 ,有不少弟兄姊妹都問及我的近況:「讀書很忙嗎?」「轉換了學生的身份習慣嗎?」「讀書辛苦還是以前教書辛苦呀?」也有不少的支持和鼓勵:「努力呀!」「加油呀!」最深刻的還是這一句 最深刻的還是這一句:「讀神學是很大的福氣,因為自己首先被祝福!」開學只有一個多月 開學只有一個多月,已深深體會到這句說話 ,已深深體會到這句說話。在此想向各位弟兄姊妹分 。在此想向各位弟兄姊妹分享我的「神學之旅」,因為深信讀神學不單是個人信仰的事,也屬信仰群體的事 ,也屬信仰群體的事。
首先要感謝教會對我的支持,由教會為我寫推薦信 ,由教會為我寫推薦信、同工們給我的鼓勵 、同工們給我的鼓勵,以致教會在經濟上的具體支持,都讓我放心地踏上這次信心之旅 ,都讓我放心地踏上這次信心之旅,更體會信仰群體與個 ,更體會信仰群體與個體之間的必然和緊密關係,這是過去我所忽略的 ,這是過去我所忽略的。盼望未來三年的神學旅程中 。盼望未來三年的神學旅程中,可以藉著分享之頁,透過文字與弟兄姊妹分享我的體會和經歷 ,透過文字與弟兄姊妹分享我的體會和經歷,更重要的是希望各位 ,更重要的是希望各位可為著我的學習代禱。畢竟,近年由於事工關係 ,近年由於事工關係,我已「長駐」青少年室,很少機會與弟兄姊妹交流。
我入讀的是中國神學研究院(簡稱「中神」)道學碩士課程。班中有 29 位同學,我們的背景各有不同,有些是教會幹事 ,有些是教會幹事、機構同工、也有社工、護士、醫生、商人、也有幾位教師。同學當中更有兩位是國內的傳道人 。同學當中更有兩位是國內的傳道人,但因簽證問題 ,但因簽證問題,他們仍未能入 ,他們仍未能入學,盼望明年一月他們可抵港 盼望明年一月他們可抵港,盡快投入學習 ,盡快投入學習。雖然開學只有一個多月 。雖然開學只有一個多月,但同學之間已有很強的凝聚,各人都願意坦誠地分享自己的難處和限制 ,各人都願意坦誠地分享自己的難處和限制,又為著同學面對的 ,又為著同學面對的困難互相代禱。這樣緊密的同學關係是我沒有想像過的 。這樣緊密的同學關係是我沒有想像過的,也是我最感恩的。感恩神將我們二十多人,從不同的地方帶到神學院來 ,從不同的地方帶到神學院來,讓我們一起學習 ,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裝備,三年後,我們又將會被差派到不同的工場事奉 我們又將會被差派到不同的工場事奉,想到這裡,心中有點莫名的感動 ,心中有點莫名的感動。
關於我的課程,一年班的上學期必 ,一年班的上學期必修五科,包括希臘文、新約研究導引、早期教會歷史、教牧事奉導引及教會考察。每一學科都讓我眼界大開,原來神學的海洋是何等浩瀚,看不見邊際,只看到自己的渺小。記得開學前,我曾告訴青少年團友在這神學旅程中,我希望可以學習 ,我希望可以學習「安靜、裝備、等候。」看來,現在必須多加一項,就是學習「謙卑」,因為原來自己什麼也不懂,很多東西都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記得在九月初的導向營中,一位師兄曾分享:「到神學院讀書,若不靠神,難道靠自己嗎?」起初有點不明白,但開學至今一個多月,我已開始體會當中的意思。或許以往靠著自己的工作經驗,面對不同的問題 ,面對不同的問題,覺得事情總是有方法解決,總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內。但如今首先要學習的,就是謙卑和誠實地看到自己的限制,學習不需要掌握一切,學習反思問題,甚至與問題共存。
記得在導向營的一個早上,老師給了我們三個問題,其中一題是:「這三年在神學院想得到什麼?」他讓我們安靜下來,並給我們一張卡片,將想到的都寫 ,將想到的都寫下來。我寫下來的倒不是一個答案,而是一個提醒:「在神學院我不要得什麼,我只想神全然的得著我。祂要我得什麼,我就得什麼……」這張小卡片已放在我的記事簿內,每天都陪我上學去,成為我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