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忠心領受差遣‧傳揚整全福音

區紹賢傳道

· 牧者分享

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無論第一代的十二位使徒,還是直到現今散居全球各地的信徒,都一貫忠心持守一個使命,就是去傳講及踐行上帝國度的好消息。因此,《馬太福音》十章5~15節記述昔日耶穌首次差遣門徒出去佈道前所吩咐的說話,同樣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

那時耶穌清楚向十二使徒交代其使命的四個範疇,要他們認真遵從:一是界定場景(5~6節);二是認清任務(7~8節);三是擺脫裝備(9~10節);最後是評估效果(11~15節)。首先在場景方面,耶穌令人詫異地竟然以兩個禁令開始,叮囑他們不要進入外邦人與撒瑪利亞人的城市,反倒把行程的範圍局限在猶大區域。換句話說,耶穌表明這次接觸對象只著眼於自己身邊的同胞,就是那些在本家中迷失的羊。大家可能奇怪如此狹隘的目標與耶穌早前在「登山寶訓」的五章13~16節,宣告門徒要成為地上的鹽與世上的光那樣宏偉的目標存在矛盾。然而考慮到上帝旨意把以色列人放在救恩歷史的優先次序,我們自然會明白這是暫時安排,也符合將信息從近逐步擴散至遠方的原則。到耶穌復活後,二十八章16~20節便記載門徒被差遣往普天下去傳揚福音。同樣道理,現今不少堂會佈道範圍只限於附近的街坊,與那些全港性大型佈道會或海外宣教事工相比,似乎規模較細,影響程度較窄。但這並非表示上帝看輕我們,不把重任交托,相反值得留意的是祂不斷提醒鄰舍當中仍有無數人需要關心,而這是植根於地區的教會不能推卸的責任。因此請各位記著,我們不用好高騖遠,捨本逐末,反而默默在所屬社區裡深耕細作,服侍鄰舍,這才是當前應有的目標。

關於任務方面,四章17節記載早於耶穌開始在加利利傳道的時候,便宣講「天國近了」的信息,如今也把同樣的主題交給門徒。何謂「天國」呢?許多不信的人,甚至信徒都誤以為是指將來人離世後的永生居所,亦即大家習慣理解的天堂。殊不知福音書一直說明耶穌所謂的天國,是一個已經藉著他這位彌賽亞道成肉身來臨了的國度,儘管它的全貌未被完整揭露出來,需要等待末日審判時才能完滿顯示。換言之,天國是既濟又未濟的一個過程,而把它顯明出來的任務亦確實委派給信仰群體了。與此同時,這個屬於上帝的國度是與現今世上那些掌握權勢的國度格格不入。它們高舉的是欺世盜名、趨炎附勢、拉幫結黨、暴力鎮壓、追逐名利等惡習,但上帝國度的本質卻強調謙卑節制、與人和好、公義憐憫、無私付出,甚至犧牲等美德。此所以在第五至七章的「登山寶訓」中,耶穌不斷比較兩者,讓選擇跟隨他的人明白自己的使命。還有最重要的是此國度需要以實際行動去呈現的,因此耶穌才在第8節以自己在世的四項職事為榜樣,敦促門徒效法。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未必擁有施行醫病趕鬼、潔淨痳瘋、叫死人復活等神蹟的能力,但上帝賜予的其它屬靈恩賜,我們有沒有努力運用它們去為上帝國度作見證,轉化這個敗壞的世界,讓世人從中看見神蹟,明白上帝的心意呢?昔日以色列社會若有人染上痳瘋、被鬼附、長期患病、或至親離世,便會被視為不潔,遭到排斥,同樣今天香港的主流價值觀也歧視連帶羞辱許多無法促進所謂經濟成長的人或事物。作為上帝國度福音的使者,我們應該樂意領受耶穌所差派的任務,進入人群,幫忙他們抗衡現世國度的欺壓,爭取恢復應有的權益和尊嚴,而並非單只用口去宣講那種「信耶穌上天堂」的廉價平安福音。

談到裝備,經文敘述耶穌嚴格規定門徒不須預先計算,反倒憑信心等候上帝的供應。有人認為腰袋不帶金銀銅錢是考慮到門徒的安全,以防他們成為盜賊窺伺對象。然而耶穌真正的心意是警惕他們不要過度依賴物質的保障,更加不要自恃個人的才智見識去事先規劃一切。今天許多信徒慣常以坊間盛行的管理學理論去籌備佈道事工,甚至策劃教會行政,這原非錯誤的事情。然而必須謹慎的是,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忽略了真正的核心所在:唯有上帝的恩典才能成全一切。另外宣講信息時,我們也不用過度依賴例如三福、四律、福音橋等工具。因為與其硬銷背熟了的「罐頭」福音信息,倒不如進行真情對話,讓對方感受你理解其實際處境,並且持續關懷他的那份心意。更加緊要的是我們的服侍並非要為自己尋求任何好處,因為上帝的恩典本來就是白白得來的,自然應該無條件施予出去。倘若有人為了種種利益,舉辦收費賣門票的佈道表演節目,我們自然恥與為伍。

最後耶穌提醒門徒要在過程中不停思考,作出判斷,因為聽眾當中總有人認同,有人抗拒。對於那些願意接受福音的人,我們當然可以繼續與他們交往,以致彼此在群體中間可以源源不絕地共同享受上帝的祝福。至於反應冷漠,甚至懷有敵意的,我們就只好聽任它吧。14節提到的跺掉腳上的塵土是當時的習俗,純粹表示責任不在於我,需要由當事人親自承擔的意思。事實上,接受福音信息是不能勉強的事,與其死纏爛打,惹起反感,倒不如留待上帝有空間去親自動工吧!

弟兄姊妹,盼望耶穌的樣式、《聖經》的話語可以幫忙大家更加明白如何去傳遞福音。願上帝親自祝福你們手所的的工,阿門。

(本文刊載於 2016 年 10 月出版之第 71 期《浸情》)

上一篇
禱訊(2016/09)
下一篇
禱訊(2016/10)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