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的「主題橫額」高掛在天台已有三星期了,但當日與年青人的兩段對話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天崇拜後,與年青人飯聚,飯後感恩大家都樂意返教會協助掛橫額。於是十多人陸陸續續走上天台,看著面前超巨型的主題橫額,大家都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加上天台十分空曠,各人都肉緊地呼喊:「向左邊呀…向右邊呀…拉緊 D 呀…」有人站在最高點、有人發號施令、有人縛索帶、有人固定位置…總之,各人都謹守自己的崗位,是令人感動的場面!
大功即將告成,一位弟兄看著橫額上的「八字真言」,誠懇地問:「光照我城,跟著主賜『使命』,不是更貼近當下的情況嗎?」為了表達主題的「正統性」,我立時給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答案:「使命是給自己人的,盼望卻要給未信的坊眾。」誠然,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解說,但弟兄卻放過了我,沒有再追問下去。
弟兄的提問其實感動了我,原來近半年來的社會事件已不知不覺令年青人對信仰多了一份體會和反省,教會不應再是「圍爐取暖」、「自我滿足」的場所,在大時代中,教會更應是向外的,坊眾所看到的,應該是一所有使命的教會。
從天台走到禮堂,幾位年輕的姊妹正在佈置聖誕樹,幾位弟兄就走進鐘樓的房間繼續張掛另一幅橫額,只因房間太狹小,我走到外邊與另一位弟兄閒聊:「近來你很忙吧!」他說:「不忙啊,我只是在做我熟識的東西。」然後,他指著講壇,就對我說:「你也是做你熟識的。」聽罷,眼前的年青人突然成為一位成熟、穩定又敦厚的智者,弟兄繼續說:「各人做好自己最熟識的就是了,我不能做你的,你也不能做我的。」
若是將弟兄的說話加上一個屬靈的包裝,其實就是甘心樂意地接受上主給我們各人的「那一份」,而這一份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的,不是嗎?因為只有你才是活現在你的生活場景,想想你的鄰舍、同事、同學、家人… 只有你才能每天與他們相遇,一起生活、相交,他們是從你身上看到一位信徒是怎樣靠著基督的「光」和「盼望」去生活。
今天是將臨期第三主日,聖誕很快到來,同時很快又會過去,所以聖誕橫額上的「光」和「盼望」,又或者潛藏在兩位弟兄內心的「使命」,在一切聖誕「活動」過後,能仍然活現在信徒的日常生活中,這才是最實在和最寶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