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千古不變的老調

區紹賢傳道

· 牧者分享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聖詩作者普崙特(Edward Hayes Plumptre)有一首著名作品是這樣的:「世世代代主恩手,引領羊群往前走。奇妙故事載聖經,躍然紙上寫分明。先人擁有主良善,操守言行留青史。借問二者見證誰?『一主,一信,一教會』。」它為我們的信仰範疇做了概括說明,而其中的「二者」是指《聖經》的教導和歷代先賢的踐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詩末強調它們必須要與耶穌基督、大公信念和信徒群體結合起來。

二千多年來基督教會發展迅速,在全球彰顯上帝的旨意,為世人帶來巨大福祉,這絕對是一件美事。可惜也有個別人物或教會在某段時期,誤用了自身權柄和恩賜,犯下罪行,讓基督信仰蒙羞。作為後世信徒,我們回顧這段漫長歷程,由於已經超越了那些年代的限制或利益考慮,加上能夠接觸經過無數學者沉澱反思的公論,自然能夠去蕪存菁,知所取捨。由此可見,歷史傳統絕對值得珍重。可惜現代人卻因短視,往往忽略了這個寶藏,反而被許多急功近利的現象所蒙蔽。近年不少曾經在信徒圈子內被吹捧的明星見證嘉賓,以及那些快速增長的堂會成功事例,轉瞬間便發生事故,變成大家不願再提的忌諱。不客氣點說,假如套用中國傳統智慧那種「蓋棺定論」的標準來看,如今表面風光的背後其實不知隱藏了多少問題,我們何必那麼心急跑去推波助瀾呢?過往聽不少老一輩的牧者講道,發覺他們常會引用教會歷史上的經典人物、著作、詩詞及事蹟為例子,可惜不知是否今人不愛讀書的緣故,這種舊調幾乎變成絕響。

至於閱讀《聖經》方面,可能同樣因為要追趕時髦,不少時下的信徒趨向尋求及運用許多流行的詮釋方法,例如以女性主義、社會經濟理論等角度來重新演繹經文。個人才疏學淺,絕不敢反對這種現象,但始終擔心出現過度解讀的麻煩。例如男女平等、廢除奴隸、民主政體等雖然都是我們接受的原則,但卻是近代的產物。假如貿然借助某些經文去強行印證它們是《聖經》沿用的標準,就似乎有點那個了。反之我極為贊同普崙特的想法,任何信仰表述必須指向耶穌基督,並且借助教會傳統來說明某個神學信念(例如基督論、聖靈論、末世論),同時還要啟導整體信徒的路向。換句話說,就算一篇見證或講章如何精彩,若果缺乏了這三樣東西,最多只能算是美好的人生經驗分享。

 

上一篇
禱訊(2015/10)
下一篇
禱訊(2015/11)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