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鴨浸的全年主題經文是彼得前書二章 9 節『惟有你們是被揀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 、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 、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 、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上半年主日講壇信息也是主要環繞整卷彼得前書的教導,聖經提醒我們作為信仰群體,便蒙神揀選有祭司的身份。浸信宗其中一個特色是『信徒皆祭司』,在實踐方面我們可以為別人進到至高者面前代求。踏入第二季,我們學習的重點是『禱告』。求主賜鴨浸家禱告的靈,多尋求祂的面和能力。
『代禱』是站在神人之間,是祭司式的事奉職份,也是愛別人的一種行動。『代禱』(intercession)一字源於拉丁文『inter』(之間)及『cedere』(前去),『代禱』就是『去到或站在兩者之間』。『代禱』是『代表另一個人來神面前』。『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牆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卻找不著一個。』(以西結書 22:30)這經文正是對『代禱者』的詮釋。
當面對生活困境、人生苦難、紛亂社會時,心中充滿怨憤、無奈的人也會怠於祈禱,失去盼望。不錯,環境真的可以是非常灰暗,但主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在禱告中深信神仍在掌權,神仍會在洪水氾濫之時施展祂大能的作為。恆切禱告的基督徒,更能經歷神的真實,更能深入認識神並祂的性情。
信徒的禱告生命也與教會復興息息相關,有人比喻教會祈禱會有如輪船的機房,沒有人為教會守望祈禱,教會又怎能前進?福音工作如何開展?誰能興起領袖?誰能感動人事奉祂?現時鴨浸全教會性的祈禱會分別在週五(上午 9 至 10 時)及主日(上午 8:45 至 9:30)舉行,鼓勵弟兄姊妹與眾肢體同心禱告,讓我們學習使徒行傳時期的門徒『都在一起,同心的恆切禱告』,互相挑旺,燃亮愛神愛人的心。即使弟兄姊妹未必能親身出席,也邀請大家在同一時段內為教會及各肢體代禱。近來,欣見鴨浸內團契小組/個別群組越來越多使用whatsapp 作傳遞代禱訊息,加強彼此的聯繫和關顧,一呼百應,共建禱告網絡。同心禱告,就是同心為到神的旨意成就在所祈求的人或事上。同心禱告,是表達我們對教會、對別人的愛。
耶穌基督是神和人中間的唯一中保,祂更是所有代禱者的榜樣,『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來 7:25)。『我們代禱的事奉之所以可能,只因為基督繼續不斷的作代求之事奉』(Ambrose of Milan 安波羅修)因此,我們也只能夠奉主耶穌的名同心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