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信仰關鍵詞:恢復基督教字詞的意義與威力》,馬可士‧伯格(Marcus J. Borg)著,王忻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3 年。
兩年前在外國的基督教書籍網站接觸到此著作,瀏覽簡介後,感覺有趣及有意思,便立刻郵購了它。到手後即時開始閱讀,結果停不下來,一口氣把它完成。事後的感覺是慶幸還有作者這類有心人,膽敢質疑那些不求甚解的學舌鸚鵡,並期盼有朝一日會出現譯本,讓華人讀者得以分享這份見識。估不到言猶在耳,中文版如今真的面世了。
本書開宗明義強調是要撥亂反正不少經常被使用的詞彙,說明它們遭誤解的地方。作者指出一般信徒只從現代語言的字面意思去解釋經文,往往忽略了它們在古代處境下的原來意義和用法,結果在信仰上偏離了真正的《聖經》教訓。與此同時,不少詞彙在理解時又被局限在某些層面,特別是「天堂與地獄」的概念上,以致削弱了它們的豐富含義。為此作者挑選了二十多個字詞及其引申觀念進行分析,意圖釐清它們的本來面貌。例如正義(righteousness)在今天主要是關乎個人德行的表現,但在《聖經》內卻通常指向集體或社會的責任,是涉及有權勢的人如何公正地運用其權力的問題。另外平安(peace)在現代信徒心目中容易被理解為個人的一種內在狀態,是上帝同在所帶來的無憂無慮感覺,甚至是因上帝保護以致不會碰到災害的保證,情況就有點類似中國人在新春佳節互相恭賀「出入平安」的祝願。然而《聖經》使用這個詞語的時候,大部份情況乃是超越了人類自身的內在感受,反而是指向上帝理想國度的主要構成部份,藉此證明在這國度裡是沒有暴力與戰爭的。所以當我們彼此見面時說「主內平安」,實質是要向對方表示和好和大家之間沒有隔膜的意思。還有的是福音(gospel)總是被誤會為只能夠向不信之人傳講的信息,卻弄不清它原來是指宣布君王頒下的好消息,故此傳道人向信徒講解耶穌這位上帝國度之主的道理,其實也是在宣講福音。
值得留意的是本書除了可作資深信徒反思信仰之用,也可以成為初信者認識基督教的入門手冊。事實上,沒有那些既有包袱和陳舊觀念的影響,說不定在它的引導下,初信者能夠獲得某種不再一樣的信仰視域。
最後一提的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這個老牌機構竟然也重視此類被某些人判為離經叛道的書籍,相信不只是湊熱鬧那麼簡單,而是因應近年華人教會圈子裡所浮現的一種趨勢,就是明白在這個民智日開的環境下,不少信徒都渴望掌握《聖經》究竟真的在說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