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成年部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以下分享是次會議的「特別」之處:
一、特別的源起
自 2 月 10 日起,當理髮店與「宗教場所」被勒令「關閉」以來,香港各大小堂會只能被動地「等」,按法例所表述,加上律師的形容,教會的處境就如理髮店般「停止營業」。教會要「關閉起來」、「停止營業」,教會同工可以做的,就只有被動地「等」………
就在這種看似遙遙無期的等待中,一個晚上,手機突然傳來一位會友的訊息。原來會友想送出一些超級市場現金劵給有需要的鄰舍,特別是疫情下失業的、開工不足的或是患病的長者。看著這訊息,最簡單直接的做法就是安排交收,然後將超市劵轉交「好鄰舍天地」職員,就完成任務了。但再多想一會,「開工不足」正正就是一位暑期班孩子父親的近況,這位父親是理髮店的員工,另一位周六補習班孩子的母親原本做批發的,最近也失業了,生活也很困難… 還有東邨的長者 (本來預計派送二月份「愛.餸飯」的餐劵,但因東興及東茂樓早前均有確診個案,因而未能將餐劵送到長者的手上),一個一個的鄰舍就在腦海中出現了,於是翌日就聯絡成長部,一次特別的會議就在數天後的主日下午召開了。

是次議程特別簡潔,只有18個字:
- 疫情之下,教會如何「關懷鄰舍,見證基督大愛」
參與特別會議的成員包括正、副部長、部員、執事及同工,大家都熱烈投入討論,一小時之內,一起提出鄰舍的需要、可動用的資源、將遇見的限制和困難等,但感恩的是最終議決了動用成年部的預算(項目#4福音工作(b) --愛鄰舍計劃:2,000元),再加上會友送出的超市劵,合共50張,由同工負責購買、聯絡及派送,預計在一星期之內將超市劵陸續送到有需要的鄰舍手中。
三、特別的交收
特別會議之後,就與會友聯絡,並安排交收「超市劵」。由於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原本想相約一齊午膳,彼此關心問候,但大家衡量過染疫「風險」,還是「安全」至上,只好相約在地鐵站交收。會友十分體貼,特意方便我,就約在金鐘站交收,然後會友就上班了。雖然只是短短數分鐘的相聚,大家彼此問候一番,將會友手上的超市劵接過來後,就小心翼翼將這份的「心意」放入羽絨褸的暗隔內,內心突然有份感動:「堂會」關閉了,但「教會」關懷鄰舍的心卻沒有關閉起來,「見證基督大愛」的主題並不單單在年報上出現、也不是張掛在大堂的橫額上,而是切切實地送到有需要的鄰舍手上。數分鐘的相聚實在太短暫,與會友同行至另一月台,相信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相聚,目送會友上列車,願主加力給每一位在職場上拚搏的弟兄姊妹。

50張超市劵終於集齊在眼前了。首先聯絡家長,一位父親、兩位母親。父親回覆最快,可能因為不需上班,也正考慮想轉工了,當知道教會想送出超市券,父親回覆了四個字:感激你們!對於寡言父親的來說,在開工不足之下,「感激你們」相信已表了千言萬語……另外,兩位母親也均十分熱情地表示可以到教會領取超市劵,但卻我回覆:教會「暫時關閉」了,於是相約一位在超市外,另一位在街市外見面。疫情下的對話來得特別貼地:孩子好嗎?網課都順利嗎?快放「暑期」了…兩位母親都十分忙碌,數算著每天的生活細節,除了照顧自己的家庭,也要替年老的父母打點起居生活…為何我們會站在街上聊天?因為教會「關閉了」,但卻令教會內的人「走出去」,實在很特別的體會呢!弟兄姊妹,讀完了這篇分享之頁,不知道對於什麼是「教會」,你可有特別的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