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教會傳統禮儀

區紹賢傳道

· 牧者分享

大家應該經常聽到批評聲音,說教會中某些禮儀似乎是因循的、過時的,引致外界人士把這些儀式視為神秘東西,亦令教會看起來與現代世界脫節。尤有甚者,有說法指信仰群體內的年輕一代往往對這類古舊事物非常反感,故此保留它們,只會加速新生代逃離教會。事實上,在消費者導向的「高端」社會中,新鮮、時髦、潮流追逐的產品比起陳年落伍,理應被廢棄的事物受到更多關注。最佳的證明就是嶄新科技產品推出時,顧客等待購買所大排的那條長龍。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教會的福音絕非消費品,而是要向這個世界宣告上帝國度蒞臨的那份歷久嘗新信息。此所以屬於這個國度的子民身份是不能憑借交易或買賣獲得,而只能藉著信心接受,以及通過投入某些儀式去尋求。在這種情況下,儀式就不能僅僅反映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反而需要滲透一些古老和年代久遠的特徵,以引導信眾超越此世,同時把他們指向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揭示的救贖恩典。例如先前提到在預苦期開始的「聖灰星期三」,信徒在前額塗炭燼,明顯是古怪的行為舉止(現代人不會刻意弄髒自己身體),也與一般生活環境不配合(除非剛巧在郊野進行燒烤活動,否則如何找到炭灰?)。不過,倘若各位跨過表面的形式,理解這個儀式具有表達懊悔、悲傷的功能,而終極意義是象徵著謙卑與悔改的話,相信會有不同想法吧!事實上,這個儀式能夠在教會中延續好多個世紀,不是因為信徒較俗世人士頭腦守舊,喜歡過時的東西,而是因為它以生動而有力的方式,表明人類是墮落的受造物,伏於罪惡和死亡之下,但卻也同時活在上帝救贖的盼望之中。另外,以灰為記號,或施行其它奇異的儀式,把大家從慣常的生活環境中抽離,正是要提醒每位信徒在這個世界屬於「異鄉人」,是寄居者,所以生命應該受到上帝國度的標準塑造,而非被流行趨勢和習俗影響。換句話說,儀式這種過去遺留下來的事物,突顯出基督徒生活的最重要特質(亦可說是規限),即我們是同時存在於兩個世間之中。遵循它們,就是要督促自己不要忘掉這個身份。

無論如何,教會傳統禮儀在表面的形式背後,都有其要達致的功能和深層意義,只要各位多加認識,便能發現它們的價值,而不會盲目將其拒諸門外。許多時候,古舊東西的特性往往是現代人失落了的寶貝,亦可能恰恰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食糧。

 

上一篇
預苦期默想
下一篇
佈道會後記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