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美的祝福」南區佈道會在剛過去的周末完成了,估計約有七百多人赴會,令提供場地的學校禮堂滿座。不少與會者在最後呼召時間有舉手回應(學生佔多),但實際出來接受陪談的人數卻減半,原因自然是想早點走。鴨浸作為合辦教會,主要負責招待,幾乎沒有實質協助陪談工作,所以對決志情況很難下判斷。不過,個人因從開始籌備已經參與,至當日亦身在現場,對整個過程仍有些感想。
推動此次佈道會的「愛基金」,相信大家應該知道其政治背景、社會階層成份和信仰取向。簡而言之,就是親共建制、富裕上流及崇尚成功神學。與它拉上關係,很大機會被標簽為「埋堆」。因此起初接到邀請的時候,自己也有猶豫。雖然兩年前曾經合作,認識大部份成員,明白他們的宗旨具有善意,但始終與個人信念有出入。不過,由於對方此次負責聯絡南區教會的姊妹原屬鴨浸,後來才轉移會籍,如今新丁上場,茫然不知如何入手。聽她在電話中分享煩惱,實在不忍心,故此出於義憤,便決定提請教會會議討論合作可能,最後順利通過。
事實上,籌劃過程相當困難。時間緊湊,負責各環節的人選未能落實是一種風險,加上最先只有三所教會響應,大家都擔心人手不足。尤幸後來陸續有教會加入,各項事情亦有進展,讓佈道會的舉行總算露出曙光。然而倉促的安排,以及各堂會義工的取向不同(事前僅有兩次會議,兼且只由傳道牧者商議,更加沒有綵排與協調),便在當天有點混亂的情況下完全呈現出來。無論如何,靠賴大家的包容忍耐,互相補缺,結果差強人意。至於流程當然與預料一樣,沿用數十年來的模式,而信息內容方面也著意宣揚「幸福音」。只要相信耶穌,選美獎項、美滿婚姻、事業成就、社會地位全都接踵而來,讓人羨慕不已。對於這種片面的福音,個人不會怪責講者(全數屬藝人),原因之一是它畢竟容易被聽眾受落。與此同時,他們並非傳道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神學訓練。反而我有興趣知道的是這批藝人所屬教會的牧者,究竟平常如何教導他們有關福音的信息,以致所有的見證及分享焦點皆是千篇一律?難道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就只是要讓聽的人感覺自己也有機會蒙上帝眷顧保佑,可以得到快活人生?這種自私的好消息,完全漠視福音的整全意義,偶一為之還可,但長期及重複地宣講,實在有點那個。
若說 3 月 3 日的「一生最美的祝福」佈道會毫無價值,不值得合作,這是欠缺公允的評論。誠然主辦單位傳遞福音的手法與內容存在偏差,需要運用智慧去辨識(discernment),但它背後那股熱心卻絕對應該肯定。此所以自己雖然深知彼此之間的想法有點距離,最終卻仍然選擇支持。事實上,曾經有肢體詢問為何我冷淡對待去年的「香港福音盛會」,如今卻又參與類型相近的活動?個人的解釋是不會抗拒任何宣揚福音的聚會,只要它沒有出現違背信仰原則的失德行為。「香港福音盛會」確實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大型佈道會,但它在運用信徒奉獻的資金上為人垢病(例如不理勸告,花費巨額金錢租用根本無法坐滿的龐大場地及長期聘請眾多職員),加上起初在講員人選方面引發爭論,導致不少牧者和教會寧願割席。與此同時,由於把大量經費投入媒體作宣傳之用,基本上沒有多少信徒不曉得有此盛事。還有就是門票隨處派發,根本不用通過教會索取。相反「一生最美的祝福」佈道會所有花費全部由主辦機構負責,還提供大量義工,聯同南區教會舉辦是次活動。只是因他們不熟悉其中種種情況,自然需要尋求地區教會協助去宣傳及散播消息。
當然各位仍然可以有諸多批評,例如質疑其信息單調談論「幸福音」,以及背後隱藏的紅色力量,甚至認為它只是一場「放煙花」大會。但平心而論,倘若大家以此為原則來考慮的話,那麼許多從前或即將舉行的活動,我們理應選擇放棄介入,就好像每年一度的基督教南區節慶。另外,單靠別人口中聽取二手信息,卻沒有親身參與,又如何能作出中肯的評價呢?此所以個人鼓勵會眾出席這次佈道會,就是想大家認識其限制和值得學習的地方。曾幾何時,我也曾特意出席某些極端靈恩的聚會,或向政權交心的派對。事實上,對於不少事物,唯有真正了解其底蘊,知彼知己,才能作出恰當的回應。
無論如何,推動自己投入支持這場佈道會的最決定性因素,是珍惜與南區眾教會肢體合作的那份情誼。除了上述提及的基督教南區節慶外,過去兩年因每星期參與在陳白沙中學教授的生命教育課程,有機會與許多教會的同工及義工熟諳了,也接觸過不少學生。看著大家的努力,讓許多少年人不單聽聞福音,亦在生命上有所覺醒,甚至樂意「返教會」,實在令人鼓舞。而這就是個人在講台上說:「此次佈道會感動人心」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