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 …  
      • 最新消息
      • 認識我們 
        • 我們的故事
        • 我們的認信
        • 我們的團隊
        • 鴨浸主題曲
        • 鴨浸明信片
      • 參與我們 
        • 聚會時間
        • 講道信息
        • 文章分享
      • 網上連結 
        • 屬靈資源
        • 支持機構
      • 聯絡我們
      broken image

      基督降生了,然後呢?

      羅婉玲傳道

      · 牧者分享

      「基督降生了,然後呢?」這是從一個翻譯書名借來的標題,書名是《信主了,然後呢?》(After You Believe, N.T. Wright),本文不是書評,而是對教會一切聖誕活動過後的點點感受和反思。

      若要回答:「基督降生了,然後呢?」這問題,不知道大家的回應是什麼?其實由將臨期第一主日起(今年是 12 月 1 日)到聖誕日之前的四個主日,按大公教會的傳統,每主日會燃點一支蠟燭,四點燭光分別代表「醒悟」、「悔改」、「喜樂」、「平安」,然後平安夜就來到,接著就是聖誕日──基督降生了。那麼聖誕日之後,基督降生了,然後呢?

      原來教會年暦的編排不是「基督降生了」就停下來,而是以每年一個循環,引導信徒按著基督的生平去記念和反省,並按聖經的教導去過生活,等候基督再來。下圖是傳統教會年曆的概覽,就是將一年十二個月分成兩部份:

      (一) 基督生平與工作 (將臨期至復活節期)

      (二) 信徒感恩與回應 (聖靈降臨節期)

      基督新教,華人稱為「基督教」對於大公教會(即「天主教」的中文翻譯)的年曆以及其相關禮儀,或是感覺陌生,或是感覺抗拒,總之就是感覺不良好,但這種感覺「不良好」是源自什麼,也許又未能清楚說明,所以對於教會傳統,我們也需要一份求知及求真的態度。其實,大公教會很多古老的傳統都有其獨特的原因,只是由啟蒙時期、理性時代及宗教改革起,一些重要而珍貴的屬靈瑰寶,都被認為是「因循守舊」的陋習而被一併摒棄了。

      其實,教會年曆、主日經訓及禮儀的編排,對信徒的屬靈生命成長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每年藉著不同的節期,尤其是聖誕節及復活節,信徒可透過靈修、讀經、禮儀、默想及退修等操練,幫助我們更了解,更貼近耶穌基督的心腸,並且慢慢學效及活出基督的樣式。

      為記念基督降生,教會每年都必定安排不同的聚會/活動,並鼓勵教會肢體參加。不過,其實什麼類型的活動並不是太重要,無論是張掛主題橫額、探訪院舍、兒童聚會、平安夜默想、聖誕福音聚會及聚餐…甚至是取消了的南區節慶嘉年華,其實都是引導我們去反思基督道成肉身的意義。因此,在一切聖誕「活動」過後,我們若能按著聖經記載的基督生平事蹟,繼續日復日、年復年,認真又深入去認識基督,學習跟隨祂,並且愛祂又順服祂,這就是對於「基督降生了…」的其中一種回應。

      後記:

      本年度最後一項聖誕活動是「聖誕聚餐」。聚餐過後,共有 12 大袋需要棄置的東西停留在教會的樓梯底,還有幾個發泡膠箱和一些紙盒,但由於翌日是公眾假期,負責清潔的嬸嬸可能也會休息。為免影響環境衛生,也不想清潔嬸嬸獨自承擔,感謝十多位少年人將要棄置的東西,同心協力「一人一袋」,就全部送往垃圾站去。

      我想這種不怕「污糟」、不怕「蝕底」的精神,其實也是對「基督降生了…」的另一種回應,因為「道成肉身」就是表明基督不嫌罪人「污糟」,也不怕「蝕底」地甘心為罪人付上沉重的贖價。

       

      上一篇
      「聖誕」為何去「探訪」?
      下一篇
      「免費午餐」的故事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