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早前公佈的『2014 香港教會普查』指出,四十五歲或以上教會會眾約有146999 人,佔整體教會人口約47.3%。其中,他們推算金齡信徒(五十歲或以上)有 122049 人,佔整體教會人口超過三分之一。(1)在教會金齡人口增多的實況下,教會在牧養上應作出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轉變故有的思維,不應只是在功能性上安排金齡信徒填滿教會的事奉崗位,而是思考如何啟發他們完成人生的夢想,與教會的使命結合。(2)
現時五十至七十歲人士被喻為『年輕長者』(Young Old),又名『第三齡人士』,也指新一代的退休人士,大致具備以下特色:
- 最少還有十年身體健康的歲月
- 財務相對充裕
- 大部分已接受較多的教育
- 子女已成長,不需特別照顧
- 有能力繼續塑造生命美好篇章
- 距死亡陰影尚遠(3)
然而,在一個重視生產能力和強調工作價值的社會中,當個人原有職位身分或職銜消失時,便不免產生負面看法,否定自我價值。有些人可能因收入、人際關係或個人興趣等條件的欠缺,對退休後的生活感到憂慮與恐懼。難道「退休」就是社會負累、無所事事、老了就無用‥‥作為基督徒的『年輕長者』,為何讓世人教我們過退休生活?我們的生命可否效法聖經舊約中的人物迦勒那樣—『專心跟從神』,終身蒙神喜悅?
在神的眼中,年長者仍能展現活潑的信仰生命,聖經說『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92:13-14)當我們為自己人生下半場禱告時,可曾將心敞開,聆聽神的呼喚,以免過一個渾噩空洞、漫無目標的下坡人生?願我們在踏進新里程時更新重整生命,藉神所賜的寶貴人生經驗,回應使命,迎接神想我們轉變的生活方式,擴展視野,如鷹展翅。
有見及此,教會成年部為關顧第三齡兄姊的成長需要,特於6月19日(主日)下午二時舉辦專題工作坊,主題是『人生下半場更精彩! ?』,講員是黃潤珍女士(迦勒事工創辦人、基督教真道書院院牧),歡迎有興趣的弟兄姊妹,特別是第三齡人士參加,目的是裝備自己,結合教會使命,在充滿恩典和機會的銀齡歲月中活得更精彩!
(1) 數據參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2014香港教會普查報告」。
(2) 2015 年3月26日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合辦『金齡牧養研討會』的反思結論。
(3) 中國信徒佈道會〈傳書〉第131期,2014年10月,頁20。